為了慶祝我今天把MPRE outline唸完,practice exam做完,來寫一篇短文章好了。
即將出來唸書的人,最關心的應該就是錢了,我行前也曾經跟朋友打聽過應該要準備多少預算,答案很多種:
「我不知道耶。」這一種顯然就是跟我一樣散漫型的人。
「省著點花,一個月生活費只要150美金就好。」省錢達人這麼說。
聽人家說總是一股不確定感,直到我真的在這邊生活之後,才發現每個月150美金根本是天方夜譚!
好啦,我承認對於不愛交際、不外食、不到處旅遊、不打扮、不打電話、不買衣服的男生來說並非不可能,但是對於一個"正常"女生來說,150美金會讓我餓死在路邊吧。
來這邊唸書的開銷分為下列幾種:
1. 固定性的大筆花費:學費(含保險費,約45,000元)、住宿費(依照住宿地點、畢業後留下來時間不同,約12,000~18,000之間)、課本費(一學期需準備600元較保險)、補習費(依不同補習班之收費,約2,800-3,500元之間)。
2. 其他大筆花費:剛抵達時的房租押金、家具、食材、餐具等購買費用(以上我大概花了2,000元)、OPT申請費等各式規費(340元)、考試報名費(考bar報名費250元,要用筆電考要加100元,MPRE每次考63元左右,因為鬼混,通常考不只一次)等。
3. 預期外的小花費:生病、出遠門玩(看各位啦,但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會到處玩樂,畢竟來這一趟不容易)、social(建議大家多social,不要老是只跟台灣人窩一起,花兩百五十萬出來跟台灣人繼續窩一起,很沒意思耶)、party置裝費(一百左右)、偶爾失心瘋買包包衣服鞋子、返台探親禮物購買費等。
4. 每個月的生活費:包括交通費、手機費、三餐、每個月不一定。
5. 天有不測風雲之預備費用:留一些緊急預備金避免臨時需要大錢(比如說筆電壞掉阿之類的)
上面第4點每個月生活費,我自己是花比較多啦(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型,至少我都會跟朋友外食,吃一餐10~30元跑不掉,晚餐絕對15以上,餐廳週隨便一間都要吃40元以上;但是我很多地方也都很省喔,能不坐地鐵我就不坐,走三十個block是家常便飯,能手洗衣服就不送洗,能買二手教科書就買二手書),雖然儘量想省著花,但是上學期每個月平均有花到800元左右(包含買東西、以及返台禮物),如果單純吃飯、不外食、不太講手機、不出門交際,我個人覺得每個月至少200以上還是比較保險,不過真的就會很辛苦喔,或是可能會很難跟朋友維繫感情。
這學期開始花費有減少一些,大概一個月350~400元可以搞定,但是怎樣都不可能低於300元。
所以如果妳跟我一樣是個中等愛打扮的女生,很宅但也很愛跟朋友聚餐聊天,偶爾出去玩,偶爾買衣服、化妝品、保養品,不是省錢達人但也不亂揮霍,那一個月準備400元最保險。
大概就是這樣,提供給正在抓預算的人參考囉。
ps. 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之前就來過美國很幾次了,也曾在北卡住過一個月,該玩的景點大多數都玩過了,該體驗的都體驗過了,所以這些費用幾乎都沒有各大景點、餐廳的玩樂、參觀、飲食費用(例如自由女神、帝國大廈等)。如果你是第一次到紐約,或第一次到美國,還要多估一些。
2010/7/31更新:
我剛剛看了一下excel檔案,我已經花到七萬五了!!!這還不包括之後打算去西岸跟北卡的兩千元預算,之後整理好開支再跟大家分享囉。
註:圖是今天在圖書館照的,熱騰騰的照片呢。這禮拜圖書館每個人的位子上都是MPRE的補習班講義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