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1553.JPG 

 (照片:小芙心碎離開紐約,哪裡買:T-Gallery, Mcdougal Street between 3rd St and Bleeker St., NY)

 

抵達台北還不滿一個月,這幾週來我忙碌的跟小蜜蜂一樣。

 

前兩週仍處於適應不良的狀態,第三週開始似乎漸漸步上軌道時,竟然在昨天開始又拉肚子了。不知道是粿條、綠豆湯、榨菜肉絲,還是哪道菜又讓我腸胃不適了,總之我這兩天盯著眼前的食物,就是一點胃口都沒有,在天母街頭打轉,思忖著打哪兒買類似COSI或是subway那種我吃習慣了的輕食,甚至是risotto這種食物都好,左思右想,就是想不出來那兒買(這就是身體在台北,腸胃跟心還在紐約嗎),一氣之下跑到家裡附近的鹹酥雞攤炸了甜不辣、百頁豆腐、四季豆,又買了杯珍奶,打算回家犒賞自己,明知非常油膩,但就是賭那一口氣,於是吃完之後,又拉了(這就是心裡說不要,嘴巴卻很誠實,最後自食惡果嗎)。

 

回來之後,極度的不適應,首先是天氣

一下飛機,又熱又濕又悶,空氣又髒,整個台北都飄著一股食物跟汗水混雜在一起的異味,尤其是捷運上,幾乎沒有沒聞到汗味過(難道台北人不知道有止汗劑跟香水這種玩意兒嗎><)。當我被汗味襲擊的當下,我才驚醒:啊,我從一個高緯度充滿尿味跟homeless味道的城市,到了一個亞熱帶充滿陽光與汗味的城市了。

因為天氣,我幾乎兩個禮拜都躲在家裡不想出門。

 

其次,我的生理時鐘處於一種詭異的狀態。最尷尬的是我的生理時鐘不在美東,不在美西(我最後一個月到處跑,換了好多時區,所以生理時鐘本來就紊亂了),更不在台北,因為我總是在晚上想吃早餐,在早上想吃晚餐,但是偏偏會在清晨四五點起床,跟我的貓大眼瞪小眼。這不知道是哪一國的生理時鐘,但我一點都不想探究,只求睡眠能快快充足。

 

接下來,台北的人群真的嚇到我了,紐約人也多,但真的沒有台北這麼多!至少走在路上互相碰撞的機率很小,人與人之間的bubble安全距離也比較寬,即便沒碰撞到,只要稍微接近一咪咪,excuse me跟sorry就先說出口了。我在台北這幾天,整天被撞來撞去,都沒有人要跟我說抱歉或不好意思,所以我想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吧。但我還是喜歡紐約的模式,因為肢體接觸對我來說是件極不舒服的事情。

 

當然,還有每個留學生回台都抱怨過的交通,在紐約每天都在闖紅燈,馬路上行人最大已經變成類似膝反射的狀態了(<--錯誤行為!不過紐約人常說:要分辨new yorker跟觀光客的方式,就是看會不會等紅燈,只要在紐約住一段時間的人,過馬路都是直接過的,我知道這很糟糕,不過汽車真的都會停下來等,行人停下來等紅燈真的很怪;我們一群留學生都開玩笑說:我們現在腦神經的連結是「看到白燈=>過馬路」,「看到紅燈=>還是過買馬路」),回台灣之後,都要時時刻刻告訴自己,馬路上汽車跟機車最大。但我現在在台北騎車、開車,都會保持美國的習慣,大老遠看到行人就先停下來,畢竟我知道行人被汽車嚇到的可怕,就自己先從自己做起吧(不過我常常被後面的車子叭,嗚)。

 

最後,還有非常不習慣台北女生的妝容,大概留學生當久了,又老跟歐洲人混在一起,每天穿平底鞋跟夾腳拖趴趴走,大家也都穿得很素色,尤其我們東亞人,眼睛怎樣都比他們小,皮膚怎樣也比他們黃,所以反而會珍惜自己的特徵(註1),完全走素顏or淡妝自然風,連穿比基尼都沒在墊的,在Vegas曬得黑嘛嘛,一群人還很得意膚色曬得超健康,結果我這次回來,看到東區女孩每個人都有飛天濃密的眼睫毛,眼睛都是黑的,完全看不見眼白在哪,皮膚都白的可以看到血管,頓時覺得自己是村姑,沒錯,又粗又壯又黑又不會打扮的台北的村姑一枚 T_T。

 

DSC01192.JPG 

(照片:早餐照片一張,代表新的開始!地點:三二行館。)

不過,這篇可不是要抱怨*台北*的不是唷,當初可是拼了命想回來的呢!台北雖然天氣不好整天下雨,但是優點就是對女孩子皮膚很好,在美國真的老很快,太陽又曬、空氣又乾,擦什麼都沒用,台北的氣候簡直是老天給予我們的天然面膜哩,我的皮膚一回台北,立刻自動回復喝飽水的水嫩狀態,我可是什麼保養都沒做呢,超神奇的。

其次,我再也不用自己煮飯了!!!想當初我還發下豪語,跟小芙哥說我現在廚藝多精進,回來要煮給他們吃,沒想到台北吃東西太方便了,方便到啥都不用自己煮,自己在家煮牛肉麵好像很蠢,巷口就有賣了XD,導致小芙哥每天追著我說:「喂,妳不是要煮大餐給我吃?」

當然,重點中的重點,是家人跟朋友都在身旁,不用擔心生病沒法看醫生;洗衣服時,可以不用投錢洗到爽快為止;想聊天時,一通電話可以立刻找到人;接電話時,不用擔心接電話也要計費的可怕帳單;想看爸媽時,隨時可以看到,就是這股力量,讓我下了心地非回來不可,這才是我的家。

 

最後,大家多體諒剛回來的我喔,我的行李還四散各地(是的,行李箱回來之後,原封不動躺在我房間,我連unpack都懶 =.=),錢包裡證件跟美金都還沒換成台幣,房間還在裝潢跟整理,朋友邀約都懶得出門,氣候、飲食、語言、腸胃還在適應,裝扮很村姑,不會穿高跟鞋,不小心會冒出英文,過馬路很像阿桑...。但我正在準備迎接我的新生活,迎接一個逗點後的開始!

 


 

註1:

每個人種都「家家有本難念經」,一群女生聚在一起就是聊自己那邊較弱,*笑*。

歐洲人如果是金髮的,就會努力要去體毛、除皺紋、以及把眉毛染成咖啡色,R說:北歐人如果不染眉毛,遠看會變成無眉人。聽的我都笑死了。

中東人最困擾的就是擁有蠟筆小心似的眉毛,所以每週定期要上美容院除眉毛。

印度人最討厭膚色深,因為他們也有一白遮三醜的文化,北印度人皮膚較白,南印度人皮膚較黑。印度人超羨慕我的皮膚(也就是東亞人的膚色),他們稱這種膚色是:fair。

東亞人(沒錯,就是我們)最不滿意的當然就是眼睛不夠深遂,好險我們還有深色的眼睫毛撐腰,不至於像北歐人沒染眉毛、沒上睫毛膏就成為無眼睫毛+無眉毛人 XD

最後,不管是那個人種,大家都羨慕我們看起來年輕,為何台灣跟日本人看起來年輕,我自己也覺得是個謎...

 


 

ps. 我還積欠畢業後的網誌N篇,近日再陸續補上唷 :-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芙fro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