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假去了趟費城,很古典有歷史的城市,讓我很喜愛。
*我們搭乘的巴士公司:中國城巴士(但據說交通安全偶爾會出狀況,請各位自行斟酌)(註1)
*我們的路線:推薦按照紐約時報建議路線行走,早上十一點以前抵達即可,按這那個路線走,大概下午五點可以走完,還可以殺到Pat's吃cheese steak(註2)。
(本網誌連結均為新視窗開啟 :-) )
註1:
Ranta知道最近我的狀況,特別把行程都安排好,車票都買好,還告訴我集合的時間地點,偏偏我不知道日光節約時間又開始了,所以整整遲到一個小時,等到我從地鐵出來,聽到她打來的N通留言,才發現我們已經錯過中國城的巴士了,而她也先回到宿舍休息。
我深感抱歉,打去一直說對不起,她很冷靜的說下一班巴士是12:30,她可以在宿舍上網重新買12:30的車票。
「啥?重新買票?」是的,身為華人文化圈的大家是不是都開始覺得怪怪的了。
依照我在台灣生活的經驗,巴士錯過班次,通常可以搭下一班阿,沒有哪間巴士公司會機車到要你重新買票,於是我發揮台灣人不恥下問的精神,跑到車站裡面用中文詢問,果然那位大嬸很爽快的說:
「唉呀,就搭下一班阿,9:30就來了。」
我再三確認之後趕快打給Ranta,等她到達巴士站之後我們就上車了。
後來針對這個問題我跟她討論了一下,她說在丹麥即使是巴士,只要錯過班次票就失效了,非常嚴格,一定要再買一張票,不可能讓你搭下一班的。
「Because they want ot charge you again.」她打趣的說。
我想這大概是文化差異吧,因為華人做生意的方式是很隨性的,而且潛在的思維邏輯是:如果我再跟你收費,你以後就不會搭我這間巴士公司的車了,我會失去客戶的忠誠度。
這就是華人社會亂烘烘的原因吧,各有利弊啦,不過,我覺得一些重要的事情,真的要堅持規則,錯過時間錯在我們,如果因此要多買一張票,我也不會介意的。
(我猜她心理大概也感到對不用重新買票感到很不可思議吧,哈哈)
除了這個插曲,整個費城之旅是很棒的,我們還在費城遇到很多法學院同學呢,大家春假不是在費城、波士頓、華盛頓,就是在中南美,還有人road trip去了,實在很有趣的春假文化。
註2:
當然,我們也去吃了有名的Pat's:
然後在費城某個紀念館看到我們的國旗,非常感動喔,yes, we were one of the Allies:
其他:
隔天我們跑去Botanic Gardens跟 Brooklyn Bridge,在植物園裡看到很多lily,我只照了一些,然後打趣的說:Naughty Lily! Lily is everywhere:
但最重要的是,看到沒有:Formosa Lily!!!!!!!!!!!!!! 跟我去的歐洲朋友們立刻大笑(果然歐洲人都知道Taiwan=Formosa,我啥都沒說耶,他們就笑了),然後我很開心的claim: I am a formosa Lily!
回程殺到布魯克林橋上,邊野餐邊聊天:
最後去了G介紹的義大利甜品店,強力推薦這一間的Cannoli,非常好吃唷:
後記:有時候跟一群歐洲人出去吃飯很討厭,因為他們都有共同飲食記憶跟文化,然後常常聊到某種食物我聽不懂,他們雖然會好心跟我解釋,但是人家就是沒吃過嘛(泣),尤其是起司,他們常常嫌棄美國起司很難吃,然後說歐洲有很多很多很多不同種類的起司,起司就是單獨一道菜了,不像美國都混在食物裡之類的,說到我都心動了,但是卻吃不到 T_T 但是當他們看不懂漢字問我時,我可是很有成就感的呢,哈哈。
留言列表